吉林一微克行动计划量化管控助力蓝天保卫战
吉林“一微克”行动计划 量化管控助力蓝天保卫战
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已经过半,虽然自2018年以来各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部门地区大气污染严重反弹、治理不稳定等问题,不论是重点区域,还是非重点区域,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物是相互影响的,治理大气污染一直都是各个地方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吉林省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2018年,全省9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0%,重污染天气较2017年减少30余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年均浓度均下降在10%以上。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吉林启动一微克行动计划,确定目标为各项污染物实现比2018年减少细颗粒物(PM2.5)排放10.32万吨,年均监测浓度降低6.15微克,减少二氧化硫(SO2)排放1.68万吨,减少氮氧化物(NOx)排放4.15万吨的目标。
明确是这一行动的亮点,具体有三方面的表现:
确定了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成因
临近秋冬,重污染天气的防治引起了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重视,如何应对重污染天气,便于以长效方式遏制污染反弹,是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问题。随着城市空气质量的好转和重污染天气天数的减少,显示了重污染天气不是不能防治的,重点是要抓住找准成因。
针对重污染天气,吉林确定了造成秋冬季空气质量恶劣的主要因素是燃煤和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基于此,一微克行动计划在解决重污染天气方面就能对症下药,从而大大提高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效率。
减排目标具体准确
从工作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微克行动计划中关于PM2.5的减排目标而具体,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李文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吉林根据重点城市源解析结构,已经确定了全省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从高到底依次为燃煤、扬尘、机动车、生物质尘、工业尘和其他。
除此之外,运用重点区域所应用的第三代环境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综合各类影响因素,对管控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测算,从而针对性的制定了PM2.5的减排目标。
采取的措施量化
吉林一微克行动计划根据各地区的空气质量差异,制定了差异化目标,主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时间段,对大气污染实施更精细化管控,量化管控,提出了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方式等7大类23项具体任务。
其中对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尘、工业尘等不同来源的细颗粒物减排措施可实现的PM2.5浓度削减值进行分析。
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越来越精细化是各地一个共同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目标,将重点放在污染程度重、污染难治理的硬骨头上,蓝天保卫战将进入冲刺阶段,收官之年能取得怎样的成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2023-02-18男人梦见自己流鼻血
- 2023-02-18姐妹亲情伤感的句子
- 2023-02-18空调外机如何拆卸
- 2023-02-18桃花劫是什么有什么方法破桃花劫
- 2023-02-18按摩治疗性功能障碍
- 2023-02-17除了宾馆适合情侣亲密的地方
- 2023-02-17立春节气美食
- 2023-02-17梦见老公与别的女人结婚是什么意思
- 2023-02-17梦见自己遇到车祸人没事什么预兆
- 2023-02-16充满魅力与感性的肚皮舞让女性更柔美